前陣子
一口氣看完了"被稱為神的男人"
裡面的男主角是崔強打/彼得潘(正義的化身)
這幾天
轉台時因為看到小综而停留看"熱情仲夏"
劇情裡夏芽(五熊飾)願為歐陽累(小综飾)縫回影子
像溫蒂幫彼得潘一樣逢上彼得潘的影子
兩部片子,皆提及了Peter Pan 讓我好奇了這角色定義
Google了一下
彼得潘卻是心理學上流行的詞語
讓我愣了一下
原來 "神"定義的正義的人,劫富濟貧;而"仲夏"使用的才是一般的定義:具兒童心態的成年人
也許
真的我心裡也有一個彼得潘吧!!!!
心態是如此的幼稚。不想變成大人面對那一切的複雜問題
我想應該是這樣吧!!
但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彼得潘吧!!
只是真實的自己與彼得潘的角色 比重不同吧!!!
童年如果很快樂的玩耍度過,那叫幸福
青年如果很任性的耍起脾氣,那叫幼稚
中年如果擁有赤子之心的人,那叫活力
老年如果憶起當年瘋狂之舉,那叫回憶
心裡正在思考,那我擁有多少彼得潘?
在不同人面前,那我又發動了多少我的潛在Peter pan?
但我卻很清楚知道~在父母面前我擁有100%的Peter Pan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